三十六计故事介绍: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奇闻异事 2023-06-23 21:57www.guomeikuaidi.com奇闻异事

  原文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①;刚柔之际②,奇而复奇。

  注释

  ①虚者虚之,疑中生疑第一个“虚”为名词,意为空虚的,第二个“虚”为动词,使动,意为让它空虚。全句意空虚的就让它空虚,使他在疑惑中更加产生疑惑。

  ②刚柔之际语出《易经·解》卦。解,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坎下震上)。上卦为震为雷,下卦为坎为雨。雷雨交加,荡涤宇内,,万物萌生,故卦名为解。解,险难解除,物情舒缓。本卦初六.《象》辞“刚柔之际,义无咎也”,是使刚与柔相互交会,没有灾难。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敌我交会,相战,运用此计可产生奇妙而又奇特的功效。

  解析

  这则汉语又讲了两个故事。张守圭接替战死的王君焕,正在修筑城墙,敌兵又突然来袭。城里没有任何守御的设备,大家惊慌失措。守圭说“敌众我寡,又处在城池刚刚破坏之后,光用石头和弓箭是不对退敌的,应该用计谋。”他让将士们和他一道,坐在城上,饮酒奏乐,若无其事。敌人怀疑城中有备,只有退兵。齐祖铤也用近似的方法退兵,他的做法比张守圭又多一招等贼兵以为人走城空,不设警备时,突然命士兵大声叫唤,更将贼兵搞得糊里糊涂,只得退兵。

  虚虚实实,兵无常势,变化无穷。在敌乘我虚之时,当展开心理战。一定要充分掌握对方主帅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切切不可轻易出此险招。况且,此计多数情况下,只能当作,还得防止敌人。所以还必须有实力与敌方对抗,要救危局,还是要凭真正实力。

  【故事巧布迷局】

  李广是汉武帝时的一位名将,人称“飞将军”,匈奴人听到他的名字,无不闻风丧胆。

  有一次,李广率军在上郡与匈奴人作战,随军的宦官带领几十名在草原上放马飞奔,不意遇到3个箭法娴熟的匈奴兵。汉兵大部分被射中,带伤狼狈地逃回军营。李广点齐100名骑兵,飞身上马,冲出军营。不一会儿,追上了那3个匈奴兵,李广的士兵,射死两个,俘虏一个。

  正当李广得意洋洋往回赶的时候,大队匈奴骑兵追了上来,远远望去黑压压一片,足有好几千人。李广镇定地对大家说“我们已经离开大营几十里了,如果往回跑,匈奴一定会追上来把我们消灭。现在大家只有保持镇静,迎上前去,匈奴人以为我们是来引诱他们的,一定不敢攻击我们。”李广带领士兵迎着敌人向前走,在离敌人两里远的地方停了下来。

  事情果然像李广所预料的那样。匈奴大队人马遇到李广的百名骑兵后感到很疑惑,不知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后来见汉兵不仅没被吓跑,反而迎上前来,匈奴将领认定是李广使用的诱敌之计,命令大队人马稳住阵脚,不许贸然出击。为证实自己的判断,匈奴将领命令手下的一位骑白马的将军率小队人马前来挑战。李广看到后,拉弓搭箭,一下子射死了那位,其余的吓得抱头逃回。

  这一试探使匈奴将领相信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不久,夜幕笼罩了大草原,匈奴将领反而心虚起来。他联想到以前误中汉兵埋伏的情景,身上感到一阵阵地发冷,于是命令全军马上撤退。

  面对几千人的匈奴骑兵,李广临危不惧,利用匈奴人多疑的特点,巧布迷阵,用吓退了敌人。在与匈奴骑兵长时间的对峙中,李广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惊慌,一直坚持到敌人退走。可见,运用空城计关键在于镇定自若,不让敌人发现一点破绽。

  【故事抚琴退魏兵】

  三国时,诸葛亮屯兵阳平。不久诸葛亮派大将魏延率大军东下,自己只留1万人守阳平城。这时,魏兵统帅率20万大军逼近了阳平城。诸葛亮知道想叫魏延回军己来不及了,如果弃城逃离阳平,魏兵很快就会追上。经过思考,他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所有士兵都隐蔽起来,打开四面城门,选20名老弱兵士扮作者百姓在街上洒水扫地。

  魏兵先头部队来到城下,看到这种情形,立即止住脚步,不敢前进。司马懿向城里观望,只见20名百姓低头扫地,旁若无人,完全没有敌军压境的惊慌气氛。再看城头之上,诸葛亮身披鹤氅,镇定自若地弹琴。幽雅的琴声在天空中回荡。两个小童站在诸葛亮身边,一个在左,手捧宝剑,一个在右,手挥拂尘。

  司马懿越看越怀疑,越想越害怕。他马上下令后队变前队,前队变后队,立即撤退。劝父亲说“也许城里根本没有士兵,诸葛亮故弄玄虚来欺骗我们。”司马懿自信他说“诸葛亮办事历来谨慎。今天却四门大开,城内必有埋伏。我们贸然进城,必然中了他的诡计。不要耽误时间了,赶快退兵!”

  后来司马懿得知了阳平城的虚实,但诸葛亮已做好了防备,司马懿对此悔恨不已。

Copyright © 2016-2025 www.guomeikuaidi.com 寄快递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