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组合拳能否根治快递业顽疾?
快递公司 2020-09-06 18:50www.guomeikuaidi.com快递公司电话
继国务院法制办11月16日起就《快递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后,国家邮政局近日也印发了《关于加强快递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表示将建立违法失信“黑名单”和联合惩戒制度,并将于2020年完成快递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刚刚过去的第7个“双11”购物节,业务量不断翻番的快递业仍然难逃暴力分拣、信息泄露、快件丢失索赔难等种种指责。随着快递业战略性地位的不断提升,尽快克服行业痼疾,实现行业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如今,快递业这匹拉动中国经济的“黑马”正逐渐被套上法制的“辔头”。继国务院法制办11月16日起就《快递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后,国家邮政局近日也印发了《关于加强快递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表示将建立违法失信“黑名单”和联合惩戒制度,并将于2020年完成快递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快递业的红与黑
数据显示,我国快递业务量连续4年同比增速超过50%,位居世界第一。据国家邮政局近日发布的监测数据,今年“双11”当天,主要电商企业全天共产生快递物流订单4.6亿件,同比增长65%;全天各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1.48亿件。与此,快递业投诉仍然居高不下,显示整个行业仍处于粗放式发展中。根据国家邮政管理局统计,截至今年10月,通过“12305”邮政行业消费者申诉电话和申诉网站共受理消费者申诉68715件,其中,涉及快递业务问题占总申诉量的96.8%。
今年的“双11”毫无意外又为消费者带来了实惠,让各大电商平台的网络流量激增,刺激了整个宏观经济,可谓皆大欢喜,但随之而来的快递狂潮和乱象也留下了一地鸡毛。消费者在满足购物欲的,也要为接踵而至的烦恼做好思想准备。
快递寄得出去却不一定能顺利收到。消费者不仅要承受快递员暴力分拣可能造成的商品损坏风险,还要祈祷自己的快件不会中途被烧。据报道,近期多辆快递车辆在高速路上着火,数百万元的快递燃烧殆尽。
发生纠纷难维权。“双11”后快递员为了多送单,不仅无法做到让消费者当面验视,可能连当面送达都无法保证。而一旦发生快件丢失、破损,如何取证、索赔标准等往往成为快递公司和消费者扯皮的问题。据报道,威海的王女士近日收到朋友快递来的“价值百万”的海黄木观音像,打开快递后才发现观音像已经破损,而圆通快递只同意赔偿300元。
信息泄露无可奈何。快递实名制后,大量含有网购者姓名、家庭住址、手机号码的信息无疑将被犯罪分子盯上。兰州市公安局提醒网购族们注意,因快递单泄露个人信息而遭遇入室盗窃、抢劫,甚至引发故意杀人的案例全国各地屡屡上演。所以切不可未经处理直接丢弃快递单。
政策频发瞄准快递业顽疾
丢失快件、违约不赔、泄露客户信息、野蛮分拆等问题一直是快递行业不可回避的痛点。随着快递对于电商、消费的支撑作用加强,如何规范行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政策发力重点。
2015年10月23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以解决制约快递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导向,以“互联网+”快递为发展方向,鼓励不同所有制资本在快递领域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支持快递业加快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服务形式和管理方式,推动快递业加快融入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发挥服务电子商务的主渠道作用,实现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等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快递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
为落实国务院政策,各部位的多项政策和法律条例相继出台。
11月1日,快递实名制登记正式实施。11月9日,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领域的第一个行业标准《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规范》正式对外发布,2016年9月1日起全国正式实施。国务院法制办11月16日开始就《快递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拟就快件和用户安全等作出诸多规定。
19日,国家邮政局印发《关于加强快递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将建立违法失信“黑名单”和联合惩戒制度,并表示将于2020年完成快递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这将提升快递企业的服务质量以及消费者的满意程度。
,《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规范》等一系列近日出台的“组合拳”新规,也将使得快递行业逐渐规范化。
一公里监管成重点
目前,由于起步晚、增长快等原因,我国快递业发展方式粗放、基础设施滞后、安全隐患较多、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比较突出。尤其面向消费者的“一公里”配送大部分仍处于灰色地带。国家邮政局局长马胜军曾说,快递行业较大的障碍在最终靠近用户的车辆进城和投递环节,即业内所称为的“一公里”。
频频出台的快递业规范释放出国家重视快递业发展的政策信号。但在为快递业驶入法制轨道“点赞”的,也应强调法律的可执行性。
一方面,法律落到实处,需要进一步完善细化法规法规。例如,明确快递公司市送的用车标准、管理规则等。
另一方面,监督更要落到实处,需要明确各方的责任。
,模式创新也不可或缺。有专家认为,解决“快递一公里”不宜一味围追堵截,而应正视市场和民生需要,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适当放宽政策限制,考虑让“堵不住、管不了”的“快递黑车”合法化,纳入管理体系当中。
刚刚过去的第7个“双11”购物节,业务量不断翻番的快递业仍然难逃暴力分拣、信息泄露、快件丢失索赔难等种种指责。随着快递业战略性地位的不断提升,尽快克服行业痼疾,实现行业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如今,快递业这匹拉动中国经济的“黑马”正逐渐被套上法制的“辔头”。继国务院法制办11月16日起就《快递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后,国家邮政局近日也印发了《关于加强快递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表示将建立违法失信“黑名单”和联合惩戒制度,并将于2020年完成快递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快递业的红与黑
数据显示,我国快递业务量连续4年同比增速超过50%,位居世界第一。据国家邮政局近日发布的监测数据,今年“双11”当天,主要电商企业全天共产生快递物流订单4.6亿件,同比增长65%;全天各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1.48亿件。与此,快递业投诉仍然居高不下,显示整个行业仍处于粗放式发展中。根据国家邮政管理局统计,截至今年10月,通过“12305”邮政行业消费者申诉电话和申诉网站共受理消费者申诉68715件,其中,涉及快递业务问题占总申诉量的96.8%。
今年的“双11”毫无意外又为消费者带来了实惠,让各大电商平台的网络流量激增,刺激了整个宏观经济,可谓皆大欢喜,但随之而来的快递狂潮和乱象也留下了一地鸡毛。消费者在满足购物欲的,也要为接踵而至的烦恼做好思想准备。
快递寄得出去却不一定能顺利收到。消费者不仅要承受快递员暴力分拣可能造成的商品损坏风险,还要祈祷自己的快件不会中途被烧。据报道,近期多辆快递车辆在高速路上着火,数百万元的快递燃烧殆尽。
发生纠纷难维权。“双11”后快递员为了多送单,不仅无法做到让消费者当面验视,可能连当面送达都无法保证。而一旦发生快件丢失、破损,如何取证、索赔标准等往往成为快递公司和消费者扯皮的问题。据报道,威海的王女士近日收到朋友快递来的“价值百万”的海黄木观音像,打开快递后才发现观音像已经破损,而圆通快递只同意赔偿300元。
信息泄露无可奈何。快递实名制后,大量含有网购者姓名、家庭住址、手机号码的信息无疑将被犯罪分子盯上。兰州市公安局提醒网购族们注意,因快递单泄露个人信息而遭遇入室盗窃、抢劫,甚至引发故意杀人的案例全国各地屡屡上演。所以切不可未经处理直接丢弃快递单。
政策频发瞄准快递业顽疾
丢失快件、违约不赔、泄露客户信息、野蛮分拆等问题一直是快递行业不可回避的痛点。随着快递对于电商、消费的支撑作用加强,如何规范行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政策发力重点。
2015年10月23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以解决制约快递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导向,以“互联网+”快递为发展方向,鼓励不同所有制资本在快递领域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支持快递业加快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服务形式和管理方式,推动快递业加快融入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发挥服务电子商务的主渠道作用,实现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等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快递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
为落实国务院政策,各部位的多项政策和法律条例相继出台。
11月1日,快递实名制登记正式实施。11月9日,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领域的第一个行业标准《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规范》正式对外发布,2016年9月1日起全国正式实施。国务院法制办11月16日开始就《快递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拟就快件和用户安全等作出诸多规定。
19日,国家邮政局印发《关于加强快递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将建立违法失信“黑名单”和联合惩戒制度,并表示将于2020年完成快递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这将提升快递企业的服务质量以及消费者的满意程度。
,《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规范》等一系列近日出台的“组合拳”新规,也将使得快递行业逐渐规范化。
一公里监管成重点
目前,由于起步晚、增长快等原因,我国快递业发展方式粗放、基础设施滞后、安全隐患较多、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比较突出。尤其面向消费者的“一公里”配送大部分仍处于灰色地带。国家邮政局局长马胜军曾说,快递行业较大的障碍在最终靠近用户的车辆进城和投递环节,即业内所称为的“一公里”。
频频出台的快递业规范释放出国家重视快递业发展的政策信号。但在为快递业驶入法制轨道“点赞”的,也应强调法律的可执行性。
一方面,法律落到实处,需要进一步完善细化法规法规。例如,明确快递公司市送的用车标准、管理规则等。
另一方面,监督更要落到实处,需要明确各方的责任。
,模式创新也不可或缺。有专家认为,解决“快递一公里”不宜一味围追堵截,而应正视市场和民生需要,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适当放宽政策限制,考虑让“堵不住、管不了”的“快递黑车”合法化,纳入管理体系当中。
上一篇:快递业:资本涌入 代收难题待解
下一篇:快递实名制难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