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快递”,大国安全战略基石

快递公司 2019-09-19 09:25www.guomeikuaidi.com快递公司电话
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图为受阅的火箭军方队。(资料图片)新华社记者查春明/摄
 
多枚新型导弹直刺苍穹。王杰/摄
9月14日至16日,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第二次演练在天安门地区及长安街沿线举行。伴随着导弹战车隆隆的轰鸣声,火箭军装备方队缓缓驶过,高车巨剑、气势如虹。
查阅我国战略导弹部队历次阅兵的图片和视频可以发现,自1984年在天安门前亮相以来,“大国剑阵”次次阅兵都有新发展,导弹武器装备已经形成核常兼备、型号配套、射程衔接、打击效能多样的作战力量体系,导弹身材更小了、精度更高了、威力更强了、机动更快了,大国长剑展尽锋芒。
沐浴着和平的阳光,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在无数个神秘的导弹阵地上,火箭军官兵冲锋在练兵备战第一线,把“随时能战、准时发射、有效毁伤”作为核心标准,逼近装备极限、瞄准极致练兵,探索实战化训练的“东风剑法”,打造驾驭新型装备的“神剑驭手”,依靠创新科技砥砺“大国剑锋”,保证做到闻令出鞘,一剑封喉。
枕着敌情睡觉
周末本是难得的闲暇时光,但在被中央军委授予“导弹发射先锋营”荣誉称号的某旅发射一营,来到这里的人们会发现一道独特的“风景”俱乐部“嗨歌”,音响只开到一半,官兵们看电影听音乐,全都只戴一个耳机。
这是为什么?疑惑未解,一阵刺耳的“战斗警报”打破营区的宁静,一场无预告应急拉动开始了。官兵们迅如捷豹、动若风发,驾车仗剑在茫茫夜色里打响“导弹战”。
“留一只耳朵,听集合号令。”营长潘少明解释说。
这是火箭军部队战备训练的常态。几十年来,一茬茬官兵在练兵备战实践中形成共识戒备状态是部队实战化水平的“试金石”,军人就得常备不懈、苦练不怠,随时准备打仗!
过去,国之重器都是“庞然大物”,雄踞深山便能慑敌万里,“临战思维”显得并不迫切。20世纪90年代,战略导弹部队步入“核常兼备、双重威慑”时代,一批新型常规导弹部队组建之日便担当重任,在“超常规建设、加速度发展”中遂行军事行动任务,“天天抓准备、常年高戒备”标定进入火箭军战备训练的坐标系。
“枕着敌情睡觉,伴着长剑入眠。”走进火箭军部队,人们不禁会问,这种“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临战姿态”从哪里来?答案,就写在座座导弹军营中。
火箭军依托信息系统“一网联千里”,建成多级一体的联合值班系统,探索建立循环滚动值班、常年备战机制,常态开展高戒备值班作战指挥、平战转换、快速反应、武器性能保持、应急处置等针对性训练,常态化开展以“检查抽查、应急拉动、工作督办、整改提升”为主要内容的“查拉督改”战备状态督察活动,“随时准备打仗”意识成为一种习惯,“箭在弦上”便是一种常态。
某基地围绕保持“随时能战”战备状态重拳纠治“和平病”,组织官兵围绕不思打仗的“和平幻想”、不练打仗的“形式主义”、不敢打仗的“骄娇二气”等展开讨论,拉单列表限期挂账销账,组织开展不打招呼应急拉动、夜间火力突击等课目训练,锤炼部队应急应战能力水平。
某导弹旅探索形成“四级”值班待战模式,建立完善三级岗位执勤防卫力量、三级联动应急处置力量,建立全天候预警监控值班机制,研究细化13种战备方案和12个应急处置预案,高戒备值班拉动、整旅全装拉动、防暴处突等“七个拉动”,随时闻令出征。
在大漠,在深山,在南国,在边陲,导弹军营中战车水满油足,长剑蓄势待发,时刻保持“临战姿态”,只待一声令下,官兵们便能随时遂行上级赋予的各种任务。
“仗剑行天疆”
前不久,辽东的张老汉千里迢迢赶到南方某导弹旅探望当连长的儿子,本想给他个惊喜,没想到去了才知道,几天前还在营区的儿子,此刻已在西北某地参加演习。
几年前,一组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导弹部队已经完成从‘山沟里的部队’到‘车轮子上的部队’的全面转型。”如今,火箭军部队常年转战大江南北,“仗剑行天疆”已成常态。
近年来,火箭军部队采取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导弹操作程序,提高了导弹武器连续测试、快速机动、全天候发射等能力,为适应多区域机动作战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高车长剑能够远程机动、驰骋九州,不仅凸显导弹重型装备从笨重到灵巧的变化,也折射出实战化训练从“固定发射”到“机动发射”、从“择机发射”到“随机发射”的发展变迁。
火箭军按照“核常兼备、全域慑战”的战略要求,把部队“赶”出营区、“逼”进荒野、“挺”上高原,在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下反复摔打锤炼部队全道路机动、全地域发射、全方位控制、全天候突击能力,针对暴露出的武器装备、战法训法、人员素质等方面的“短板”展开专攻精练,“精确打击、千里点穴”本领大幅跃升。
“常规导弹第一旅”是探索战备拉动的先行者,他们坚持“月装备拉动、季野外驻训、年合成训练”,机动距离从几十公里延伸到数千公里,作战地域从“家门口”覆盖到“全疆域”,穿林海、钻山谷、上高原、走戈壁,全域处处摆兵布阵,“战斗”随时都能打响。
“常规导弹第一旅”以往练兵的“独门秘籍”,如今已成为火箭军部队共同的“练兵法则”,官兵们不再满足驾车仗剑出去“跑”一圈,而是加入各种复杂“敌情”,常常是出门就被“敌人”一路追着撵着打。
某导弹旅官兵至今还记得,那年他们千里北上执行红蓝对抗任务,迎接他们的是猝不及防的“暴风骤雨”战车刚出营门,几架无人机悄然掠过上空,空袭警报很快就拉响了;战车长剑还未从军列上卸载,站台外便响起了“敌特”袭扰的枪声;打仗进入关键时候,有线通信被破坏,无线通信遭干扰……
这就是打仗!
经过一次次的无预告拉动,火箭军部队不仅完善了战法,还形成了一套“动中抓、动中建、动中锤炼战斗力”的“数据库”——
从南国密林到西北高原,从白山黑水到广袤大漠,兵车所至,途中道路、桥梁、涵洞等数据信息早已烂熟于心,制订的上百种道路抢修、多路开进、战术迂回等机动方案,精确到点、具体到车、时限到分,指引导弹战车精准占领阵地,随时展开突击。
装备发展促进了远程机动,机动训练也提升了装备性能。训练中,官兵采集数万组数据精确分析导弹武器装备不同地域环境下参数、性能等变化,采取一系列改进调整措施,增强了武器装备在高温、低温、雨天、大风等各种环境下的“免疫力”和适应力,实现了“寒区可砺剑、热带能点兵”。
信息化蓝军逼着红军成长成熟
那一年,某导弹旅整装出征,奔赴千里之外展开红蓝对抗演练。山还在,岭更绿,“战场”依旧,可与蓝军一交手,这个旅的官兵就有点慌神。
对抗训练进入第一回合,“哨音”未响,蓝军就先下重手,招招“致命”,官兵仓促应战、疲于应付。第二回合的较量更加激烈,官兵正准备组织导弹发射,蓝军使出“连环杀”,电磁迷雾、核化袭击、人装受损、基本指挥所被毁等多种威胁交互一体、连贯实施。
这次对抗,一改以往“一战定胜负”的模式,采取“回合升级”方式,一次对抗“五次交手”,一个回合比一个回合艰苦、一个回合比一个回合复杂。
这还是当年那个热情的“老房东”吗?过去,只要有部队来驻训,某训练基地官兵总是敲锣打鼓相迎、备好营房候客,蓝军分队偶尔出点课目,也是“扔个发烟罐”造点声势。可现在变得“翻脸不认人”,刚进门就“使绊子”,一路追着撵着打,他们成了令不少官兵有所忌惮的“新对手”。
“角色虽是蓝军,当初打仗意识不强、对抗手段单一、设置背景简单,所以只能‘挠挠痒’。”聊起当年,某基地导调考评处处长丁国林一脸无奈,再说当下,他立马变得信心满满,“如今抽组侦察监视、精确打击、特战破袭等10多支专业力量组成‘合成蓝军’,用的都是‘连环计’,打的都是‘组合拳’。”
信息化蓝军的成长之路,也正是火箭军实战化训练的深化拓展之路,一支蓝军的变化见证火箭军这个战略军种实战能力的跃升。
近年来,火箭军所有常规导弹旅在开展架架排序、营营对抗、旅旅对抗的基础上,都经历过多轮红蓝对抗演练,高手与高手过招,强者与强者对弈,战场“磨刀石”反复淬炼锋芒毕露的“倚天剑”,演兵场上呈现出崭新的图景——蓝军逼真构设出“天上有卫星、空中有飞机、地面有敌特、电磁有干扰、战场有沾染、道桥有损坏、阵地有损伤、装备有故障、人员有减员”的战场环境,把距离遥远的“敌人”拉近了,作战方案中的“敌情”真实呈现,让红军部队处处受阻、吃尽苦头。
某导弹旅进场驻训50多天,蓝军重点实施空中与特种侦察、电子监测与干扰、远程精确打击等5类144个对抗行动,设置中止发射、兵力重组等3类195个导调课目,官兵在演练中梳理形成作战数据统计、案例汇编、任务绩效表等5项成果,红蓝双方在博弈拼杀中砥砺大国剑锋。
这支形神兼备的信息化蓝军,从小到大、由弱及强,让部队在与强敌交手中探寻破敌之策,练就胜战之法。随着一场场对抗演练不断升级,尝尽了苦头的红军也在历练中不断成熟,克敌制胜的应对招法越来越多。
科技创新擦亮“大国剑锋”
前不久,某旅官兵驾驭着数十吨重的导弹战车,在深山中快速转进。这种长达数十米的“巨无霸”,行进途中最怕遇到急弯直角,可他们却畅行无阻。原来,该旅已经拥有20多项革新成果的一级军士长夏建陆,牵头研发出的“公路运输车移位器”破解了难题。
无独有偶,某旅曾经因为训练弹数量不足,碰到大项任务就出现“有人训练、有人观战”的窘况。工程师廖飞鹏带着技术骨干,把床铺搬到装备库房,一次次测量计算,一回回推理论证,历时半年多终于研发出“某型仿真训练弹”和“瞄准适配器”,不仅实现了操作训练全部功能,还对远程控制、参数运算等进行了设计优化,为该旅探索整营突击、整旅突击的新训法战法奠定了扎实基础,成果被上级全面推广。
十九大报告强调“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火箭军作为一支高科技部队,提高战斗力,动力在创新,出路在创新,他们既有科研团队的创新攻关,也有普通官兵的群众性创新,但始终把演兵场作为检验科研创新成果的“考卷”,坚持“创新行不行、战场说了算”,催生出成百上千项沾满泥土味、冒着硝烟味的科研成果,“科研为战”助推大国长剑浴火飞天。
从上世纪90年代初“纸壳作面板、草绳当电缆”的原始模拟,到如今研发出具有模拟操作、故障诊断、信息判读、训练考核等多种功能的信息化仿真装备,大到精密高端的武器装备,小到简单实用的训练器材,人人想创新、时时讲创新、处处有创新蔚然成风。
火箭军研究院研究员杨光松承担一项前沿课题研究,坚持依靠自主创新给项目“托底”。他带着科研团队转战大半个中国,苦战半年多,终于突破思维、材料、工艺等方面难题,掌握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技术,让创新成果与战场无缝对接,实现了独立知识产权。
在火箭军的“创新数据库”中,有很多像杨光松一样的科研人员,他们夙夜攻关,取得了众多处于科技前沿、填补国内空白的科研成果“导弹自动化测试系统”使中国导弹测试技术一步跨入领先行列;建立“大型指挥自动化系统”,标志着火箭军“中军帐”日趋现代化;“战略导弹训练模拟系统”等系列成果,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全武器系统训练模拟仿真。
士官迟洪亮为提高装备使用效率,自主研发出“汽车发动机气门导管安装器”“汽车发动机气门口单飞刀铰刀”“汽车燃油供给抢修装置”等成果,运用于训练实践发挥了很大作用,其中4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迟洪亮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士兵发明家”。
某导弹旅装备3次换型,武器装备每发展一步,创新标准就提升一分。“某新型导弹模拟训练装备”实现从“模拟训练装备”到“仿真训练系统”,再到编写几十万行软件代码的第三代“数字化”训练弹,科研创新“三级跳”为提高部队战略能力发挥重要作用,成果两次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Copyright © 2016-2025 www.guomeikuaidi.com 寄快递 版权所有 Power by